编者按:浙江配资门户网
海珠历史悠久、人杰地灵,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。 近期,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推出“海珠名城欢迎您来打卡”之“轨道上的海珠名城”系列宣传,重点介绍海珠区辖内轨道交通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故事。期待与您一起搭乘历史文化名城专列,走进海珠历史文化故事,感受海珠老城独特魅力。
轨道交通是城市的脉络
也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
广州地铁2号线
呈南北走向
不仅是连接海珠中心区域的交通动脉
也是一条串联古今的文化纽带
沿线人文荟萃
历史建筑云集
旧民居与文艺空间共生
沉淀着广州温润的城市气韵
本期
我们搭乘广州地铁2号线
逛一逛位于海珠西部新活力
文商旅融合圈内的
昌岗站、江南西站和市二宫站
第一站
昌岗站
地铁昌岗站位于广州昌岗路和江南大道交汇处,为地铁2号线的重要站点,该站点串联学校、医院、商场、住宅等各类建筑群,我们一起在周围逛逛吧!
昌岗站
广州美术学院主楼
广州美术学院主楼是广州美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,采用了五十年代典型的民族样式风格设计,裸露的红瓦砖形成其独特的建筑表皮肌理,建筑整体色彩明确,带有民族样式的装饰性。
广美后续建筑风格多以此为参照,形成了广美独特的校园建筑文化。该建筑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
广州美术学院主楼
关山月旧居
关山月先生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。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,关山月先生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“笔墨当随时代”和“折衷中西,融汇古今”的艺术主张,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,创作了大量独具匠心的作品。
旧居建筑于1981年建成,一层是生活起居,二层是画室,关山月先生曾在此楼生活、创作近20年,并接待大批国内外画家同行。该建筑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
关山月旧居
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南楼
该建筑形态简洁,立面数条红砖柱并排,绿色宝瓶栏杆,富有韵律感。是海珠区典型的兼具民族形式和岭南现代式风格教育建筑。为美院校园内仅存的两栋建校早期的建筑物,另一栋为第一批历史建筑广州美术学院主楼,两栋楼同为岭南美术教育的重要见证。该建筑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
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南楼
岭南画派纪念馆
岭南画派纪念馆,位于广州美术学院内,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,于1991年6月8日建成开馆。
纪念馆为岭南建筑名家莫伯治设计。建筑馆整体以白色为基调,由主馆及招待所两部分组成,主馆外部轮廓是流畅的曲线、壳体及壁面构图组成的有机整体。大门其如火焰似城堡式的门亭典雅别致,寄寓了岭南画派折衷中外、不拘一格的精神。
该馆于2023年2月列入“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”。该建筑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
岭南画派纪念馆
第二站
江南西站
地铁江南西站位于江南大道中与江南西路交界,邻近多处购物中心,形成繁华的商业区。周边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老建筑驻守在原地,再一次见证城市辉煌,保留城市记忆,绵延海珠历史文化……
利济桥和周边商场
利济桥
利济桥,位于海珠涌东段,东西走向,为三孔花岗石梁桥,长23.5米,宽2.5米。两桥墩前后砌分水尖。桥面两侧有花岗石桥栏,花岗石望柱14对。桥东西岸边石砌金刚墙,高4.2米。
瑶溪(海珠涌)在清代以沿岸景物佳而闻名,利济桥初为木桥,名待月桥,后改建石桥,易名利济桥。现桥中孔两面均有石刻“利济”两字。该桥现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。
利济桥
前进路54号-28民居
前进路54号-30民居
前进路54号-28民居、前进路54号-30民居处于海珠区万松园地区的群楼中心。红楼一带本来是山岗,后于山岗处建成大楼。
前进路54号-28民居红楼原是民国消防队的旧址,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,六边形屋顶是瞭望塔,供消防员瞭望所用。
前进路54号-30民居红楼为一幢三层独立式建筑,外观简洁,横向线条效果强烈,最突出的是圆形的客厅。 该两处建筑现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
前进路54号-28民居
前进路54号-30民居
第三站
市二宫站
地铁市二宫站位于同福东路和江南大道交汇处,也是连通珠江河南北岸的交接地。附近住宅集中,商铺林立,车水马龙,既有现代婚庆行业聚集形成的“婚纱一条街”,也有传统骑楼街、民国时期住宅,还有丰富地道美食!
市二宫站
同福东路骑楼街
同福东路骑楼街,属广州市一级骑楼街,保持着较完整的传统骑楼街风貌。
骑楼建筑一般首层做商店,二楼以上做住宅,连续的骑楼底空间,组成贯通的人行道,遮阳避雨,可谓“暑行不汗身,雨行不濡屐”。
同福东路骑楼建筑
海珠桥
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,于1929年12月动工,由美国慎昌洋行获得营建权,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。
1933年2月落成通车,可开合供船只通行。以其临近“海珠石”改名为“海珠桥”。
1938年广州战役,日军派遣飞机轰炸广州,将桥体开合器震坏,从此大桥不可开合。
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遭炸毁。
1950年广州市政府重建海珠桥。 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,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。该桥为广州市历史建筑。
海珠桥
经典美味速递
除了传统的老建筑,本站点还有各种老字号店铺、地道小吃、街头美食等,例如传统粉面(牛腩面、云吞面等)、广式甜品(糖不甩、杨枝甘露等)、炖汤等,保留着老城区的岭南风土人情。
经典小吃
本期线路
串联民居印记、教育痕迹等
不同文化类型的建筑
多方面展现了 海珠亮丽的历史文化特色
来吧,让我们踏上
海珠历史名城轨道专列
共同探索历史、感悟历史……
供稿:海珠区分局
责编:郑逸扬
校对:刘懿瑳
审核: 王利平
01
国庆假期共赴青春之约!四大主题路线,带你玩转广州
02
挂牌出让!天河智谷核心地块亮相啦→
03
广州又一地标!这座滨江“空中花园”即将开放→
网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